X
建筑艺术 | 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文化活动中心
发布时间:2024-07-15

微信图片_20240715110557.jpg

E5文化活动中心位于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中轴线北侧,与南面图书馆隔河相望,东西两侧为学生公寓。

主入口位于南侧,建筑整体由多栋大小不一的功能体块组成,之间形成多个功能丰富的内院,并为学生集会、交流、休憩提供室外绿化空间。

单体之间二层以架空连廊相连,以方便单体之间交通联系又相对独立。

微信图片_20240715110602.jpg


文化活动中心主要有学生活动用房、双创中心、文博馆、学生商业配套用房等组成。

总建筑面积约为3.6万㎡,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7万㎡,地下室建筑面积0.9万㎡。

在方案中,活动中心被理解成一个灵活的、具有前瞻性的建筑,并作为一个大学校园艺术创新的催化剂,为大学生提供各种活动的可能性。

设计的流动性允许我们尝试并利用国际校区校园的独创性鼓励并激励新的艺术展现方式。


微信图片_20240715110608.jpg


文化活动中心将多个功能采用小体块的方式进行有机融合,并用方形的环状廊道体量进行联系,形成多个变化灵动的庭院空间,

建筑着力体现岭南地域特征及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标志性建筑物的特点,以反宇屋面、岭南庭院、底层架空、屋顶花园、

现代联合办公科技空间等设计手段回应岭南地区独特的气候条件以及华工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建筑形象。


微信图片_20240715110623.jpg


多组庭院散落在不同的位置,结合不同的功能形成不同主题的庭院。面向南侧展开的南庭院为”思维场”,可用于各种社交聚会和举办公共活动。

面向北侧轴线打开的北庭院为“文艺场”,附设剧场门厅及咖啡厅等轻餐饮功能,可以举办各类的电影及社团活动。


微信图片_20240715110628.jpg


文化活动中心将多个功能体块化整为零,正交布局,多个路径可轻松穿越架空层,体现休闲、活泼的建筑氛围。

建筑利用二层连廊纵横相连,环形廊道利用无柱结构悬浮于周边,

并采用呼应校园传统建筑的反宇屋面形成起伏的天际轮廓线,巧妙叠置形成“岭南山水”的画卷。


微信图片_20240715110637.jpg


文化活动中心采用“漂浮绿洲”的形象,体现了建筑作为人文活动、创新孵化、自然景观、人才精英荟萃的内涵。


整个用地覆盖起伏的绿丘,环形玻璃方体漂浮在起伏的绿丘之上,如同将整个公园抬起,屋面起伏的绿丘,为周边高层建筑提供了优美的第五立面景观。


方案中,地面被解放为多个绿丘起伏的开放公园,师生可以从各个路径相对独立入口进入不同的功能区。


微信图片_20240715110642.jpg


建筑强调开放共享的校园中心理念。


双创活动、联合办公、科技创新、文博展示、文艺排练、文创咖啡等所有的学生活动都由连续的二层通透界面向校园展示,体现文化活动中心的建筑精神含义。


在宁静的夜晚,活动中心犹如漂浮在空中的莹亮光环,为开阔的景观河及校园中轴提供了连续、清晰的标志性景观。


微信图片_20240715110647.jpg


建筑采用丝网印刷玻璃及镂空的UHPC预制高强度混凝土板两种幕墙组合,形成虚实分明的立面体系,典雅庄重。


外向连续的环形玻璃幕墙界面强化了建筑的标志性,而内向开敞中庭的向心性又体现了建筑的核心特点,突出建筑作为人与人相遇交流与知识交换的场所特质。


微信图片_20240715110707.jpg


Copyright © 2024 Huntington ACP 美国亨廷顿 版权所有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97号-1   服务热线:17380078749

服务邮箱:zz@sunoak.cn   公司地址:成都市青羊区锦里西路1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