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的展现出结构之美,让建构成为形式本身。
最终呈现的状态,既是力学传递状态的体现,又与沙丘柔和起伏的曲线相呼应,
同时也完成了一次对沙漠元素和特征的提取与重构。
在广袤的沙漠中,时间如细沙般悄然流逝,让人感悟到生命的脆弱与珍贵。
沙漠作为地球上最极端的生态系统之一,代表了极端且严酷的环境,似乎与生命无缘。
但实际上,沙漠才是展示生命的潜能之所。
而曼陀罗花被视为通往内在精神世界的大门,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觉醒,
通过冥想曼陀罗可以探索生命的意义和感受宇宙的平衡与和谐。
佛教里有关微观宇宙的模型就叫“曼陀罗”,即佛家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它包含着洞察幽明,超然觉悟,幻化无穷的精神。
作为被誉为“中国沙漠旅游第一品牌” 和“沙漠迪士尼”的沙漠传奇项目里的景区核心的制高点和文化标志物,
通过塑造一个有生命力的建筑,来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我们将它命名为“沙漠之花”。
作为沙坡头景区的标志物,沙漠之花仿佛一座挺拔的灯塔与圣殿,矗立在广袤的沙海之中,成为探索者的标志物,为人们指引方向。
考虑到沙尘暴的风险,我们选择倒放的花型来呈现一个高耸的造型。
随着高度的增加风速也会增大,建筑形体也顺应自然规律选择了下大上小的形体。
为了免除建构之外的装饰,我们仅用钢结构外覆膜材来完成建造。
因此我们一直力图在结构合理性和造型曲线的优美之间找到平衡点,在尝试了很多种结构桁架的布置方式之后,
选择了最能体现一朵花的生长经络的方案。我们希望能更直接的展现出结构之美,让建构成为形式本身。
最终呈现的状态,既是力学传递状态的体现,又与沙丘柔和起伏的曲线相呼应,同时也完成了一次对沙漠元素和特征的提取与重构。
为了避免过于纪念性,体现出灵动的自然生命之美,
建筑以曼陀罗花绽放的瞬间抽象出非对称的形式语言——每片“花瓣”朝向顺时针依次向下张开,
仿佛从天空飘落沙海时螺旋飞舞的动态。
为了营造出轻盈和漂浮的感觉,整个建筑采用通体钢结构管桁架建构造型,并仅通过五个点状的支座连接到地面。
在花瓣的下面是一个随着花形起伏的半室外灰空间,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沙漠中的精神庇护所。
在沙漠中建造,尤其需要考虑施工的便利性和材料的耐候性,我们采用了两种膜材来组合出花的形态。
主体采用了30%透光率白色的PVF膜材,模拟花瓣轮廓的凹槽部分采用了透明ETFE膜材。
通过两种不同透光率的材质来勾勒出花的优美线条。
不仅在外部立面上增添了灵动之感,从建筑内部向上看,阳光透过明亮的光带洒下来,仿佛曼陀罗的花蕊一般,充满诗意。
而建构整座曼陀罗花的钢管桁架也因螺旋向上的纵深感和韵律感,呈现出如藻井一般绚烂的姿态。